近期,河南等地一些乡镇污水处理站长期停运、污水处理受阻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后,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记者在中西部多地调查发现,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睡大觉”“晒太阳”“打折扣”等问题,在中小城镇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导致设施建成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污水难以全收集处理。一些污水甚至直接进入河流,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新华每日电讯5月12日)
乡镇污水处理厂是当地所有生产生活污水的最终解决地,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多地方政府拿出巨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从总体建设规模来看,完全可以应对目前的污水处理需要,但遗憾的是一些污水处理厂竣工即意味着停工,甚至一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就从未运行过,“最后一公里”全面受阻。
如果将时间拨回到十多年前,那时候最缺少的是污水处理厂,面对无尽的生产生活污水,人们想象着如有了污水处理厂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有的污水都化解于污水处理厂。而人们的这种认知,也是当时对于污水处理的固定模式,好像建好了污水处理厂一切就都大功告成了。
然而,当今天污水处理厂建好后,人们又发现,一切远未如想象的那样简单。污水处理厂的运转需要财政资金的长期支持,而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在这之前并未考虑到财政资金的可支撑程度,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如果是那些财政状况本来就处于紧平衡的地方来说,就算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无济于事,因为不可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显然,在很多地方污水处理厂已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污水处理厂建好了就要使用的压力,如果不使用就会被看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客观地说,如果被人们冠以了这样的名头那也有冤枉的成分。另一方面,是一旦运转就要面临资金从哪来的压力问题,是靠上级一笔一笔的行政审批还是靠其他什么?
客观地说,这不是一星半点的资金,而是一种长期稳定、足量的资金,而这样的资金仅靠一次次临时的行政审批是不适合的,因为一旦运转就不能中断,否则再启动运转的成本就会更高,而且,从污水处理技术效能上说也不应当走走停停,否则也难以达到技术上的处理要求,当然,还存在着技术人员的去留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对于一些污水处理厂一直“睡大觉”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背后都是运转资金的根本来源问题即运营机制的问题。
政府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这是责无旁贷的事。因为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前期资金需要量很大,而社会资金在不能确定盈利之前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这是市场的规律,而即使赢利也是长线微利,而不会像房地产那样的利润。但污水处理厂本身就属于长期基础性社会公共建设,这种公共属性也决定了政府就是前期搭台子投资的主体和前期风险的承担者。
然而,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后期市场化公司运营方面来说,却不是也不该是政府部门的强项。所以,出于扬长避短,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就要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向社招标专业的污水处理厂运营方。
因此,解决污水处理厂的现有问题,还要从运行机制的根本改变上入手,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引入专业化公司,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管是资金效率上还是在技术效果上都会是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而到了这个程度,也就不会再出现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等待资金到位而“睡大觉”的问题。
来源:力量时评 作者:马进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