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缺水这是大家所共知的事,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史无前例的开展了南水北调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方人民饮用水难题,不过对于农业而言,却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农民用水不同于饮用水,需求量大,而且具有季节集中性,一旦遭遇连续性的天气干旱天气,用水量就会急剧性增加,然而在风调雨顺的时节,也能够连续几个月不用水。
据统计最近三十年的时间,北方地下水开采量在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也正是因为北方农业用水量的急剧性增加,如今北方的河北平原以及北京平原地带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已经累计达到500亿立方米、60亿立方米,沧州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最大幅度达100米,低于海平面80余米。
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是说地面、河流、湖泊向地下水资源循环小于开采量的情况。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农业水资源的过度性开采利用,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地下水体回流不足,甚至不少地区还出现了地表下陷的情况。为此,在2014年我国曾将衡水、沧州、邯郸、邢台四个市作为地下水超采治理点区域,以节水为核心目标,采取喷灌、滴管,休耕、轮耕等多种耕作措施来予以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有统计表明,农业用水就占到了总需水量的70%,而当前我国农田灌溉所用的88%水资源来自于地下水,在这种情况下节约地下水资源是解决当前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不过在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之外,需要考虑的可能还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大家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恐怕没有什么可以声明可以活下去,如果说在有限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下,农业还能否继续维持高产呢?我想很难。首先当前农业生产中抗旱性品种资源缺乏,在缺水状态下,这是不可能获得高产的;其次,作物对于水资源消耗量比较大,像水稻、玉米对于缺水本身就比较敏感,尤其是在生育关键阶段。
综合来说,未来农业发展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地下水资源缺乏问题的话,我想未来的农业发展可能真的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水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粮食安全的大问题;未来可能还是要着眼于在抗旱作物品种选育,种植制度变革,地表水资源利用方面下功夫,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来源:科学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