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进化理论来说,地球上的生物经常使用一些器官的会得到改进和发展,长期不用的会逐渐被淘汰废除。这是一条生物界中确定的基本进化理论,而污水厂内核心的处理是微生物,所以微生物也是符合这条基本原理的,甚至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也是符合这条原理的。但是对于运行人员来说,这条理论并不容易被理解,特别是如何从运行中分辨出来这条理论。
相对于市政污水厂来说,工业废水的用进废退还是比较明显的,一些难于降解的污染物质,在长时间的驯化后,微生物会逐步适应这种污染物质,并能够有效的降解为无环境危害的物质,但是一开始微生物肯定是无法接受,需要运行人员刻意的培养和驯化,当微生物不断地接触污染物质的时候,会慢慢的适应,并逐步调整自身的适应性,最终对污染物质实现有效的降解。所以用进废退是指导工业废水厂生物处理段运行的主要思路之一。
对于市政污水厂来说,这条用进废退的原理会反过来使用,那就是市政污水厂所接受的污水主要来源都是居民的生活污水,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组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微生物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和运行以后,存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生活污水厂组分的微生物,其他具有降解难降解复杂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因为没有使用的机会,会逐步的被淘汰,剩下的微生物都是极其适应生活污水的,所以对于市政污水厂来说,一遇到异常的超标进水,微生物中可能降解这部分物质的微生物已经不是主导地位了,而其他微生物又没有经过长期的进水污染物的驯化,因此会对这部分污染物质无法降解,最终这部分污染物质在没有得到有效的生物处理的情况下,就会流出污水厂,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也就是废退的原理。
不仅仅是超标进水,还有一种工况也是废退在污水厂中的体现,那就是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在夏秋两季的雨季到来之后,不规范的雨污合流管道体制会使大量的硬化的城市路面的雨水通过雨水管汇流进入到污水管网中,最终流入到污水厂中,这部分除了初期雨水有一些路面污染物质之外,中后期的雨水基本都是洁净降水,这部分降水会大幅度稀释污水厂原有的进水浓度,造成污水厂的污染物浓度下降,停留时间缩短,微生物会逐步失去处理原有污染物浓度的能力,开始适应这种低浓度进水。近年来,随着地球整体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加剧,以往降雨量少的地区开始出现长时间多降雨的天气,使这些地区的污水厂越来越多的接收雨水进入,也就使微生物在雨季期间开始越来越长时间的在低浓度进水条件下运行,这样的微生物会逐步失去对日常浓度的降解能力,从而变得废退。但是当雨季过去之后,浓度重新恢复到原有的情况的时候,系统内微生物已经废退到无法接受的程度,只好再次进行适应,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出水水质超标。这就是用进废退的原理体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厂的运维人员需要额外投加营养物质,保持微生物在比较高的浓度下生存,不发生改变,以免出现雨季结束后的水质超标问题。
其实除了微生物体现出来的这个特点之外,还有在污水厂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用进废退,那就是设施设备。很多污水厂在建厂初期,常常会出现水量负荷不满的情况,水量低的情况下,部分设施设备会出现闲置,很多污水厂对这些闲置设备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只是长期放置,等到水量负荷增加以后再去启用,往往会发现设施设备都已经存在很多问题了。水处理设施设备很多在水下长期放置后,密封会老化,进水,导致电机受潮,烧毁,设备运转的关键部件长期不用,可能会受潮缺少全面润滑,导致运行卡滞;一些高速旋转的部分,需要在运动中达到平衡受力,长期闲置不用,会使旋转部分出现微小的偏离,再次启动后,会出现严重的失衡的震动情况。一些污水厂管理人员,对于使用工况较好的设备,大量长时间的使用,而对于工况不佳的设备很少使用,导致部分设备运行时间远远不足平均运行时间,最终使这些设备出现异常。简单的一点说,设备是需要磨合的,经常磨合的设备会越用越适应,越呈现良好工况。这个对于污水厂来说,有一个最明显的就是阀门,很多工艺阀门可能就是在初期培养过程使用一下,后期就不再使用了,等需要调整的时候,发现早已经不能动了。而一些经常操控的阀门,却有良好的工况,这就是设备上用进废退最为明显的证明了。针对这种情况,在污水厂需要建立设备的强制轮换运行机制,良好的定期保养机制等,确保所有的设备都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避免长期闲置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用进废退在污水厂中的体现最终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调整,完善的管理体系来避免的。污水厂的管理者要去理解这条基本的理论,在日常的工艺运行中要去遵循这条基本理论,任何企图超越和改变基本理论的工艺和管理做法,都会带来基本理论的强有力的反弹作用。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